7月11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派出所全力投入“百日行动”
新闻来源:新华社
公安部日前下发通知,部署全国公安派出所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的职能作用,全力投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坚决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公安部要求,要组织广大公安派出所坚持整体防控和重点治乱,对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他人等警情,要快速出警,依法快查快处。对侵害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利益的违法犯罪,要第一时间严查严办,有力震慑犯罪。对治安乱点区域及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夜市地摊、娱乐场所等部位及周边,要强化整治措施,严查治安乱象。
公安部要求,要强化社区巡逻、重点防控,落实社区民警带队巡逻制度,组织发动社区治保干部、网格员、保安员、治安志愿者等力量织密社区巡防网格,把巡逻防控向背街小巷、乡村屯点延伸。要与巡特警、交警等警种部门和综治等力量联勤联动,加强重点区域、场所、部位巡控,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公安部要求,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带动广大公安派出所履行好主责主业,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合力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
新闻来源:法制日报
养老诈骗套路多危害大 上海政法机关有力应对
合力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
养老投资、养生保健、低价旅游团……各类专盯老年人的消费项目层出不穷,背后却是一环扣一环的诈骗套路,严重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和身心健康。
为斩断伸向老年人的黑手,今年以来,上海市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机关,有力推进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近日,记者深入各政法单位进行了采访。
原本是颈椎、腰椎不舒服,陈大妈走进一家名为“富强世家膏药铺”的保健按摩店,贴了“世家传承膏药”,谁知却出现脚踝肿胀、皮肤瘙痒等症状,随后店家又给陈大妈涂抹另一种药粉,导致陈大妈身上皮肤溃烂、渗水,最终体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导致这一悲剧的,正是店家号称“包治百病”的祖传膏药和涂抹的吡罗昔康药粉。经检验,这些号称可以有效缓解颈椎、腰椎病症状的膏药,其实内含砒霜等毒性成分,当陈大妈等患者来治疗的时候,店主就取出家里做菜的老陈醋调和药粉,并加入一些温水,使药泥在身上产生温热的效果,患者会感到舒服,以为治疗“颇有成效”。而后续使用的吡罗昔康药粉,如果过量使用,尤其是大面积涂抹在破损皮肤表面上,会造成患者有生命危险。
检察机关指控,被害人陈大妈直接死因符合躯干部及四肢大面积皮损,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等,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非法行医人张强为陈大妈使用及供其使用的药物以及其他非法行医行为,与陈大妈死亡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经过审理,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强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其行为已经构成非法行医罪,依法应予惩处。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张强犯非法行医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中药养生’的旗号招摇撞骗,陈大妈就是一步步落入了张强‘热情周到’的养生保健骗局,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主审法官提醒,切勿相信不法分子的过度殷勤,所谓的“关心”不过是犯罪分子编织的行骗“大网”。
除了养生保健诈骗之外,更有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产业”的幌子,引诱老年人“加盟”,不仅承诺高额回报,还专门组织老年人去“养老基地”汗蒸、赏梅、采摘……尽管非法集资骗局不断变换“马甲”,但其目的最终都是将手伸向老年人的“钱袋子”。
通过足浴排毒,可以治疗糖尿病、低血糖、高血压、心脏病,甚至还有护肝保健作用。在上海市普陀区某商务楼内,一款“氢分子”沐足治疗仪的免费体验活动吸引不少老人参与。
只见老人将双足伸入足浴仪,没多久,水中冒出气泡,水质变成褐色,这就是所谓的“排毒”。这款号称可以包治百病的“氢分子”沐足治疗仪,即便价格高达上万元,却仍有不少老人购买。
前不久,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成功捣毁了这个专以老年人为目标,售卖假医疗器械的诈骗团伙。经检验,这些所谓的“氢分子”治疗仪,其实只是向厂家定制的普通电解仪,将仪器导片放入水中,无需人体参与,经过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同样会变混浊。一台电解仪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而对外售价则是成本的10倍。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各刑侦部门成立打击养老诈骗专项工作组,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行动以来,上海公安机关已累计破获养老诈骗案件270起,打掉犯罪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4人,追赃挽损3.74亿元。
“从发案类型来看,以销售、投资养老产品为名实施诈骗数量较多,以提供养老服务,开展养老帮扶、代办养老保险等名义实施诈骗也时有发生。”刑侦总队办案民警介绍,针对此类情况,上海警方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案件、重点人员开展主动摸排,加强梳理分析,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开展全面核查,注重核查反馈,对高发警情及时预警介入。
在上海检察机关,有13家基层检察院已经设立老年人专业化办案组,由专门办案组或指定检察官专业化办理涉老犯罪案件,有机融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运用“四合一”工作模式,加强多部门协作配合,凝聚司法保护工作合力。
对于因犯罪侵害导致老年被害人人身或者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出现生活困难的,检察机关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积极帮助被害人解决实际困难。
记者还注意到,上海公、检、法、司各单位目前均已通过“两微一端”等官方政务平台,开通“打击防范养老诈骗”专题宣传栏。微视频、情景剧、漫画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正从上海政法机关走向千家万户,成为申城市民随处可见的反诈宝典。
在线上宣传创新之外,检察官、法官们深入基层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反诈宣传、防骗法律咨询,落实送法进社区。公安民警结合反诈集中宣传月活动进社区、进公园、进超市、进家门,提高市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知晓的浓厚氛围。司法所携手律师进社区,为居委会干部上好防骗宣传课,切实守牢小区入口关。(记者 余东明 见习记者 张海燕)
“看得见,摸不着”的NFT数字藏品版权如何保护?
记者:史竞男 新闻来源:新华社
NFT数字藏品发行日渐火热,也暴露出侵权等问题。“看得见,摸不着”的NFT数字藏品,版权如何得到有效保护?
日前,由中国版权协会在京主办的“NFT数字藏品著作权问题研讨会”上,专家表示,NFT数字藏品走红背后,版权合规问题亟待规范。
什么是NFT?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能够记录特定客体的初始发行者、发行日期以及未来每一次流转信息。每一件数字音乐、数字图像等数字作品均具有被标记的唯一“身份”,NFT就是验明其真实身份的“钥匙”。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指出,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版权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新技术有效进行NFT数字藏品的版权确权,成为摆在相关发行平台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抓住机会,紧跟时代,站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数字发展的前沿来关注技术进步对社会、对版权将产生的影响,要秉持这一宗旨来探讨NFT数字藏品中涉及的版权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认为,作品上传到交易平台,“铸造”成NFT数字作品供大家浏览,这个行为既是复制又是信息网络传播。对于未经许可制造和提供作品在线浏览而言,法院可以判决停止侵权,其中包括销毁服务器上的侵权复制件,以保障著作权人的利益。如果NFT作品因侵权被法院判决销毁,最终购买者就不可能再转手,此时“铸造者”要对最终购买者承担违约责任。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孔祥俊表示,NFT数字作品的交易平台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另一方面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于数字作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传播,在法律适用上除了适用著作权法以外,电子商务法也可以适用。
“数字作品无论是在自身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还是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进行交易,都应纳入网络出版的监管范围,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合法经营。”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认为,发行平台要承担起技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的法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法官秦元明指出,电子证据是法定的证据类型之一,人民法院对待区块链的取证、存证采取的是积极开放的态度,鼓励当事人能够采取这样新的技术去举证,提高举证能力。通过区块链等方式保存固定和提交证据,有利于解决举证难问题。
北京中版链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负责人田新文表示,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版权确权问题,提高确权维权的效率,极大降低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的成本。
今年4月20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奇策公司与被告某科技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并当庭宣判:被告立即删除经营的“元宇宙”平台上发布的“胖虎打疫苗”NFT作品,同时赔偿奇策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合计4000元。
涉案作品“胖虎打疫苗” (杭州互联网法院供图)
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二庭副庭长叶胜男以此案为例,从司法审判角度针对NFT数字藏品发行中的版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表示,被告作为NFT数字作品交易服务平台,未尽到审查注意义务,存在主观过错,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侵权。NFT数字作品交易平台应承担更高的审查注意义务。不仅需要履行一般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还应当建立一套知识产权审查机制,对平台上交易的NFT作品的著作权作初步审查,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存证,实现初步确权,并出台完善从使用、开发、维权、调解到交易的全产业链的技术解决方案。
“数字技术有助于让馆藏文物走向千家万户,未来博物馆必然离不开数字技术。”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朱晓云认为,数字文创藏品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满足受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数字藏品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有赖于版权方、设计方、平台方三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希望建立统一标准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陕西省水泥协会及13家水泥企业因垄断行为被处罚
新闻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薛天)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日前,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陕西省水泥协会组织13家水泥企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共处罚款约4.51亿元。
据了解,这13家水泥企业分别是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金隅冀东水泥经贸有限公司、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生态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乾县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宝鸡市众喜金陵河水泥有限公司、宝鸡众喜凤凰山水泥有限公司和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经查,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涉案水泥企业在陕西省水泥协会组织或自发组织的行业会议、聚会、微信聊天等活动中,多次商议水泥产品的销售价格并达成一致,随后在统一时间实施了相同或相近幅度的涨价行为。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调查表明,上述违法行为排除、限制了陕西省关中地区水泥市场的竞争,破坏建材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涉案企业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规定;陕西省水泥协会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六条“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的规定,故予以处罚。
责任编辑:小叶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褚中喜律师:民营企业家的“守护者”
- 如何避免“远洋捕捞”式趋利执法?
- 北师大·大成/刑辩案例研讨讲堂:于兴泉《刑事案例与营商环境、法律实践》
- 中消协提示:警惕早教、健身等领域“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
- 博物馆演唱会,门票为何越来越难买
- 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原书记安九熊被“双开”
- 宁夏公安捣毁一个跨12省25市的车贷诈骗团伙
- 看病遇到“好心人”竟被骗,整治“医托”如何发力?
- 4600余体育饭圈化账号被查处
- 这些中药食品是真养生还是提价噱头?
- “两高”联合发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 大模型+法律:AI落地的“新范式”
- 最高法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 湖北省通报5起交通建设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 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能力水平
- 又一批109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集中移交我方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李建平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宣判
- 3.5亿元“活动经费”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