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诈骗如何防 金融监管部门提示
921新华网2023-10-08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陈旭)“AI换脸”诈骗利用仿真技术冒充亲人、同事或公职人员声音相貌行骗,此类新型网络诈骗手段多样、门槛降低、辨别难度加大,常令公众放松警惕,短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陈旭)“AI换脸”诈骗利用仿真技术冒充亲人、同事或公职人员声音相貌行骗,此类新型网络诈骗手段多样、门槛降低、辨别难度加大,常令公众放松警惕,短时间内造成较大损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眼见不为真,谨防新型欺诈手段,提高打假维权本领,守护家人亲朋财产安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介绍,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仿真合成受骗者亲人、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面容与声音,冒充上述人员身份行骗。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套路话术向受害人发送银行卡转账、虚拟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诈骗信息,并利用视频通话、语音轰炸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受害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异样,一旦听信诈骗分子的骗术并完成转账,对方便杳无音信。
此外,校园贷款诈骗呈现连环套特点,不法分子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诱导学生将网络贷款转至所谓的“清查账户”,导致借贷学生陷入资金和信用的双重危机。更有甚者,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解决投诉”等理由联系消费者,引诱消费者向其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实施诈骗。
利用新技术诈骗与传统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防范方式也万变不离其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重要信息泄露,仔细辨识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在涉及转账汇款等资金往来时,要通过拨打对方手机号、当面核实等渠道多方核实、查验真伪,请勿仅凭单一沟通渠道未经核实就转账汇款。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中消协提示:警惕早教、健身等领域“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
- 有公司借“养老旅游”之名搞非法集资 检察机关提示老年人“避坑”
- 公安部交管局发出端午假期道路交通安全提示
- 公安部交管局发出客运安全提示
- 多家金融机构警示防范“李鬼”诈骗
- 最高检发布意见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
- 大模型+法律:AI落地的“新范式”
- 警方提示:警惕退订“百万保障”新骗局
- “AI换脸”诈骗如何防 金融监管部门提示
- 助力清除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害群之马,检察机关将怎样做?
- 法律援助案件怎么办理更规范?司法部来征求意见了
- 辽宁省大连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郝宏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 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首批查处涉疫物资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 对“三乱”问题零容忍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 黑龙江龙电律师事务所
- 一座超大城市如何管好“一根烟”?
- 走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持续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