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地方法治蓝皮书发布 各地法治成效显著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卢俊宇)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3年法治蓝皮书首场发布暨新时代法治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发布了《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报告No.8 (2022)》(以下简称“《地方法治蓝皮书》”)。
《地方法治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新层次。各地区在地方立法、法治政府、司法建设、法治社会等领域,既全面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又从地方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经验创新亮点纷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力度与温度。但也应意识到,地方法治面临的形势空前复杂、承载的任务依然繁重,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发挥示范典型的样板引领作用,再接再厉深化推进。
《地方法治蓝皮书》指出,2022年地方立法工作格局不断创新,立法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立法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在内容方面,各地突出地方性和原创性的特色立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创新性立法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实用性立法探索大量涌现。立法民主性不断提升,全过程民主成为地方立法的重要导向。江苏省苏州市突出立法协商,形成公众全程参与、专家深度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效参与的民主立法新格局。立法科学理性显著提升。全国多地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库,着力提升立法质量。全国多地加强民生立法,回应社会期待。同时,多地立法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引领建设宜居环境。新兴领域立法以及文化保护立法也成地方立法的重要内容。
《地方法治蓝皮书》指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印发后,各地法治政府建设迎来新高潮。多地党委、政府机关出台新一轮的法治政府指导性文件。江苏、浙江、山西等地探索乡镇街道层面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多地政务服务不断提速,深圳市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改革;北京市推行极简审批。高兴办、办成事,成为许多地方政务服务的宗旨目标。各地执法水平普遍提升,执法监管更加严格规范。合法性审查、法制审核等制度机制,在公共管理运行中的刚性约束功效日益显现。各地建章立制,推动其常态化。
《地方法治蓝皮书》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各地通过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加强权利保护、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等多种方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地方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2022年,江苏、广东、山东、北京、汕头等地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性地方性法规。跨区域法治协作稳步推进,地区之间的法治协作,在以往实践基础上,不断迈向常态化、制度化。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受到各个地方的重视和关注,成为地方法治的重要着力方面。在诉源治理与多元纠纷化解方面,全国多地深入探索。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法院在全国首次创新推出审务立体融合平台,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广州市推进区级“信访超市”建设,上访群众到“超市”就可以实质性化解纠纷,满足诉求。法务区建设成为各地推进法治、提升法律服务能力的新型发力点。
《地方法治蓝皮书》指出,2022年,立法透明度整体成绩有所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健全多层次、多领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人大立法透明度;各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拓展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增强立法透明度,提高公众立法参与频次和比例。通过法规规章文件集中公开、公开立法调研评估报告、精确公开年度立法计划、公开征求意见参与情况、公开解读说明等关联信息,立法透明度得到全面推进。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带来哪些法治获得感?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半年初见成效 清朗网络空间 助力健康成长
- “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综述|法治篇:京津冀三地协同立法走实走深
-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成效显著
- 全国海关打击走私成效显著
- 中国法学会: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 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分论坛之涉外法治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 2023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暨望京石榴籽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 专家共议推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 新华社评论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
- 5月17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明知违规却“按兵不动”,落实整改“纸来纸去”——河南登封市“村章乡管”乱象调查
- “两高一部”联合发文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
- 通过改革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 最高法发文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
- 坚定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势头
- 海南省律师协会倾情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群众
- “宝藏刑警”丁力:3年缴获文物逾万件
- 如何认定存在“交易”行为的敲诈勒索